谈到息肉这一名词,想必大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我们体内多出来的那块"肉疙瘩"。看似无关紧要,但若生长在子宫内,便不容忽视。
子宫息肉,也称为宫颈息肉,属妇科常见病,也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现。
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宫颈糜烂,甚至影响生育能力。
曾经有专家做出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其比作子宫腔内的“多肉”。
在处理这种多余的组织时,手术与激素疗法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中医对此亦有独到的认知和应对方法。
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其呈单个或者多个,且尺寸差异较大,一般直径从数毫米至充满整个宫腔不等,平均约1~2cm。
其次,在中医理论中,视为有形之疾,纳入“癥瘕积聚”的范畴。
中医认为,此病的产生源于正气虚弱,气机阻塞所致。
正因如此,形成了瘀血、痰饮等有形之邪的凝聚,驻留于下腹部胞宫。随着时间推移,病症逐步积累形成息肉。
因此,息肉的发病机制大致划分为两种:血瘀和痰凝。前者往往由于寒邪和气机失调造成;后者则常与其身体湿气密切相关。
对于以上病症,中医首先考虑的是化瘀化痰,旨在缩小息肉体积,达到治愈效果。
当然,在此过程中,患者还可以选择使用桃红四物汤进行调理。
该方剂以调经为主,加入桃仁与红花等药材,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而针对具体症状,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不同药物。
例如,胀痛感较为明显者可加用枳壳、元胡;
月经色紫伴有血块者可加入失笑散、三七粉、茜草及乌贼骨;
持续时间较久的淋漓不止者可去掉当归、川芎、牛膝等原配方,加入党参、黄芪、升麻、柴胡以及仙鹤草;
白带颜色偏黄者可加入黄芩、黄连、黄柏以及旱莲草等成分。
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给我留言或进粉丝群,多说说一下你的情况,我帮你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