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病例分享
HPV高危型感染多年、子宫内膜息肉,月经淋漓不尽12年,经多年医治无效,每月行经15-20天,色暗,有瘀块,失眠,易醒,2点左右醒后难以入睡,神疲,乏力,肩颈容易疼痛,头痛,容易担心各种事物,面色暗*无光泽,消瘦,慢性胃炎,舌苔白厚腻,手脚冰冷。
临床上这类病人很容易说自己脾胃湿宫寒。还有一点就是,既往看诊的医生开的药,服用后基本都有腹泻的情况。
2、即往病史
既往有肠息肉及溃疡病史,经复查胃肠镜未提示异常。
3、四部脉
人迎脉:左+1,右+2
太渊脉:左-1,右-2
太冲脉:左右-1
太溪脉:左右-1
脉不柔和,细。
4、辨证
辩证:上:阳亢阴虚,下:阴阳两虚,上下:不平衡,中取。
腹四穴、子宫、卵巢奇穴、内关、太渊、足三里四穴、补肾四穴、安眠四穴。摸脉后提示人迎脉趋平,太渊脉及冲阳脉平,太溪脉趋平。第一次未进行中药服用。
4、第二次复诊
人迎脉:左0,右+1
太渊脉:左-1,右-2
太冲脉:左右-1
太溪脉:左右-1
脉不柔和,细中有弦,弦而无力(轻按则弦,重按无力)。2点后易醒,但可入睡,精力明显好转,舌苔厚腻改善,肩颈不适。后面的疗程中加强,根据脉象用到了胃五穴和腹八穴。月经行经10天,睡眠已好,神疲乏力及手足冰冷好转,舌苔薄。复诊四部脉趋平,继续调气血并增强免疫。
根据四部脉进行针灸处方后,加季肋三穴、调肝四穴,带脉环一周三寸取穴,和交替使用夹脊穴(经络测治使用额背部俞穴的第一行,1寸的位置,不是传统夹脊穴),5次针灸后,月经正常,复查B超提示未见内膜息肉,10次针灸后复查HPV23型提示全阴。体重增加,皮肤变白。诸症皆除。
这里摸脉还没把手放开时需要进行中药处方:
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中药处方,结合切脉中药,理中汤为首选。结合肤色*,手脚冰冷、半夜失眠2点,脉弦无力,乌梅丸是符合十大辩证的首选方。脉未见涩,可以加半夏。
5、针灸处方
内关、太渊、腹四穴,摸脉提示:人迎脉、太渊脉、冲阳脉趋平,子宫、卵巢奇穴、足三里四穴、阳陵泉四穴、补肾四穴、血海三穴,安眠四穴。
6、处方中药解释
人参,白术,干姜,乌梅,细辛,附子,桂枝,*柏,川椒,当归,*连,甘草。去炙甘草易生甘草+半夏+枳壳+乌梅丸(改为汤剂,肤色*,手脚冰冷、半夜失眠2点,脉弦无力)
为什么加半夏,半夏入肺经及足阳明胃经,五行属性属金属土,仲景用于小柴胡,去其补阳明也,中脘这里可以做到清阳在此升,浊阴在此降,理中汤+半夏就是这个效果,另人参在这个病人身上起到的作用,有一半是半夏降逆去浊之功(朱丹溪医学全书:半夏,今人唯知去痰,不言益脾,以前我也是,哈哈);另半夏有助乌梅丸安眠的效果,(灵枢经:半夏秫(shu)米汤治目不得眠),半夏一味,一定得加。关于枳壳,俞老在切脉中药中讲过:枳壳疏通三焦,三焦气机升降通调,枳壳妙不可言。其他药大家听俞老讲的中药课就可以明白更多深层含义。
7、总结
切脉针灸调整全身气血,四部皆平后我们在维持后这个脉象并加重需要解决的免疫的增强,俞老在课堂上讲过,增加免疫,督脉不可忽视,根据经络测治选穴是很要必要的。因为很多人还没学习经络测治法,所以这里不进行展开。
带脉环一周,源于带脉的作用,也源于俞老的季肋三穴的增强作用提示下联合使用。
关于乌梅丸的使用,切脉针灸的作用下,人体的子午流注得到了重新的调整,2点患者醒后能入睡,在帮助一把选择乌梅丸协助子午流注治疗失眠,有一点是看时间点,1-2点的时间段选取乌梅丸协助调整(厥阴病乌梅丸)。
最后:俞老的切脉针灸和切脉中药,加上经络测治,可以治疗西医不能治疗的疾病,可以指导问诊后无方可施的困惑。
切脉针灸、中药:摸脉先别阴阳,四部脉熟悉了之后,怎么处方用药针灸,很多情况下,我们面对的是很多病人,没有助手,如何做到处方针灸和用药时,有些脉象不被忽略。
针灸处方,分辨阴阳后已经清晰,但中药处方的加减需要指未离脉则方已出,要不加减则无法实现最大的加法。
理中丸的药物组成和乌梅丸的药物组成里都有干姜,病人消瘦,如果摸到细脉但不涩,则可用干姜不用加白芍,并可以加半夏助中脘的阳气得生,如果有涩脉,需要加麦冬熟地。
?
往期精彩回顾
裘勇:皮肤病
叶芷昕:月经不调
杜玉恩:胃胀气,伴有失眠头痛
杨道英:小孩发育迟缓
俞云切脉方药班第四期面授课将于年4月10日—4月12日在广州举办,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可跳转至课程详情~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