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做了检查还是会患癌呢?医院骗钱的项目!”医院体检中心的办公室门口大吼道。
一旁的工作人员劝阻:“大爷,您先冷静一下,癌症筛查本身也不一定能百分百查出病灶……”。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大爷3个月前出现了排尿速度慢、很费力的情况,担心是前列腺有问题,比如前列腺癌之类的,医院预约了前列腺彩超想检查一下,当时结果出来了是正常的,老李就放下心了。
结果上周前列腺部位痛得难受,医院检查,竟然已经是前列腺癌晚期了,老李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结果,明明自己做过癌症筛查,为什么还会患上癌症呢?癌症筛查难道没用吗?
01什么是癌症筛查?
做筛查癌症的检查是早期发现癌症或者是发现癌症病变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检查。
癌症筛查有很多种,针对不同部位的病变有不同的筛查方法,如查有无肠癌、肠镜、血癌、验血等。
如果有胃病,需要做胃镜检查,或者用b超检查身体大部分器官是否有病变,或者是否有肿块,x线胸片可以检测肺部是否有肿瘤。
如果有不舒服的症状或者怀疑自己有疾病,建议在体检的时候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样筛查更彻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自身所处的环境或者是工作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或者是有害物质比较多,建议做好防范措施,多了解关于其会导致疾病的知识。
02中科院院士: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韩启德院士给出了更全面的解释:从年到年,中国新增癌症患者增长了81%,这其中有助于早期筛查的“成就”。
然而,癌症的病因复杂多变,在大多数情况下,早期筛查可能只是发现不生长、进展缓慢或不具备触发条件的懒癌,大家做癌症筛查可能会造成这三种情况:
白挨一刀:早期干预多以手术切除病灶的形式,但大量最后不会转为重症,相当于白挨一刀。
自我伤害:如果筛查发现可疑发现,需要定期随访观察,长期反复的CT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心理阴影:癌症的潜伏期长达10年、20年,早期筛查疑似“癌症”会使患者产生不可预知的心理负担,还可能诱发机体病变的发展变化。
因此,韩启德院士强调,不建议对所有人进行普遍的癌症筛查,出现症状时可以对一般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而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03什么人才需要做癌症筛查?
从医学检查的角度来说,医院使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筛查是徒劳的,而且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只有少数特定指标才能真正反映癌变。
不仅如此,一些非肿瘤疾病或药物也会导致标志物升高,很多情况下,健康人可能会得到“假阳性”结果,但进一步复查后,并无大碍,所以目前普遍认为,正常人没必要做癌症筛查,癌症风险高的人才需要做。
癌症高危人群包括:
感染幽门螺杆菌病毒、HIV、HPV等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家里有曾经出现癌症的病人,也就是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长期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因职业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的人群
本身患有与高发癌症相关疾病如慢性胃炎、子宫颈炎、结直肠息肉的人群等。
同时,去医院做癌症筛查时,抽查项目也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做出个性化的针对性建议。
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防癌防癌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认为癌症是一个谜,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找到它的答案,所以现在还是要多加防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身健体,才能“百毒不侵”。